穩住半幅路肩 保護一江碧水
——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勘察小記
連日來,柳州連降大雨,柳江暴漲,但仍不失其青山碧水之秀色,與不遠處的官塘大橋相映成趣。進入雨季,由于岸坡持續不斷受到雨水的侵蝕,位于柳東新區官塘片濱江大道二期一段左側路肩出現裂縫和滑移的現象,如果不抓緊時間處理,半幅路肩帶動山體滑坡墜入柳江,將會讓碧水失色。
項目所在柳江與官塘大橋相映成趣(蘇世峰攝)
欲要治理滑坡消除險情,必須勘察先行,作為濱江大道前期承擔勘察工作的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該院順理成章地成為該項目的負責單位。而曾家華作為該段左側路肩下沉治理工程勘察的項目負責人,這幾天趁著短暫的雨歇天晴,加班加點見縫插針地開展勘察工作。
項目負責人曾家華查看鉆探巖芯(蘇世峰攝)
曾家華介紹,該路段是沖洪積谷地區,局部地形起伏較大,地形地貌條件較為復雜,地質環境已受到一定破壞,2019年11月及2020年3月發生過兩次下沉,長度約100米。“如果不抓緊勘察為治理提供施工依據,該路肩就像人的肩膀一樣,左肩受重物的拖墜,就會帶動人也就是山體倒向柳江,從而出現滑坡險情。”
臨近柳江的半幅路面出現裂縫(蘇世峰攝)
筆者在現場看到,受連日來雨水的沖刷和侵蝕,一道道裂縫高低錯落,半幅路基已經出現下沉的跡象,整體向柳江傾斜,像一個左肩趔趄站立不穩的人,如果再下幾場雨,將會帶動山體倒向柳江,破壞柳江碧水,加之洪峰為虎作倀,將會加劇地災險情。
受連日雨水侵蝕滑坡加劇險情(蘇世峰攝)
曾家華說,這幾天我們與雨季搶時間,和洪峰賽跑,共布置11個勘察鉆孔,鉆探最深達30米。勘察目的是查明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對造成該段路肩下沉的原因進行分析評價,作出有關結論,為后期治理設計、施工提供所需的巖土參數并提出相關建議,從而最終消除因汛期帶來的滑坡危險,保護一江碧水。
(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蘇世峰 吳紹強 )